在芳芯路地铁站旁,有一座崭新的口袋公园“拾芳园” 。最近,在“拾芳园”东侧工作的白领发现 ,过去因为“一墙之隔 ”被迫绕道近1公里到地铁站,如今有了一条“最美上下班之路”。
蛇年首个工作日,上海营商环境大会发布营商环境8.0版行动方案 ,聚焦提升企业感受,推出经营主体可感可及的务实举措。社区是离企业最近的地方,花木街道党工委书记沈英讲述了一条“最美小路”的故事 ,引发了与会者打造活力社区 、营造一流营商环境话题的共鸣和思考 。
可感
“以前下班时,需要先出园区北门,沿芳草路向西走 ,再沿白杨路向南,才能到地铁站,这段路女生要走近15分钟。公园建成、便道开放后 ,行走距离不到100米,不到2分钟就能抵达。”朱艳珺既是中国建设银行信用卡中心的员工,也是培花社区的居民,谈到拾芳园设计方案的调改过程 ,她的感受特别深,“现在不但到地铁站的距离缩短,形成了一条‘最美上下班之路’ ,还多了一个‘午休后花园’ 。”
原来,培花五居负责人在与中国建设银行上海市分行后勤中心沟通中,了解到园区白领步行到芳芯路地铁站 ,需从主干道绕行近1000米,希望在北侧绿地增加一条短步道,让白领从公园而至地铁站 ,方便出行与员工交流。后来,社区将这一诉求反馈给公园设计方,得到了很好的优化。“看上去我们只是代为企业提出了一条诉求 ,却拉近了社区和园区的距离,让企业真切感受到,一流的营商环境也可以来自一线社区 。 ”沈英说。
“以往招商靠给政策,但街道没有政策、资金 ,靠什么招商引资?”2021年3月,浦东12个街道办事处统一设立营商办,街道重回经济发展第一线。经过3年多时间的探索 、创新、思考 ,花木街道通过建机制、搭平台 、强队伍、创载体、塑品牌,形成“人人都是营商环境,事事关乎营商环境”理念 ,打造社区营商环境的“金字招牌 ”。2024年花木区域共引进企业291户,注册资金71.8亿元 。
可及
办公室开始装修了,被居民投诉才得知需要获得施工许可;餐饮企业想开出“外摆” ,却可能“触雷”违反相关管理规定……“被处罚了才来找街道 ”,这是一些企业在经营中容易碰到的“痛点”。如何既维护社区居民利益,又保护“烟火气”、激活街区活力?这是在社区发展中市场经常遭遇的两难境地。
2025年 ,世界银行改版后包括中国在内的第二批参评经济体全球营商环境排名将陆续更新 。新评估标准最大的改变既在于,除了办事便利度这个维度,增加了监管法规质量和政府公共服务两个维度,注重社会效益和企业便利的平衡。
“我们在听取企业意见中发现了这个问题后 ,联动安监 、城管、消防、市场监管等,为街区设摊 、商户装修、夜市开办等经常性上门指导,避免企业被处罚了才来找街道的情况 ,让政府服务触手可及。 ”花木街道办事处分管营商的副主任刘珏告诉记者 。
花木街道有一条特色商业街——锦绣坊,由中国著名艺术家陈逸飞精心设计打造,全长700米 ,17座独栋建筑沿张家浜而建,但曾经一到晚上就人气低迷。如何提振特色商业街的夜经济人气,满足都市人夜生活的多元需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