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来自山东,是一位全职妈妈,一年前跟随先生来到上海,机缘巧合选择租住在马桥华润有巢社区。在这个社区里 ,我们不再是‘客’,人人都是主角 。”前不久,在闵行区举行的党建引领新型居住社区治理创新研讨会上 ,刘婷婷作为新型居住社区的居民代表分享了自己的故事。
在闵行,像刘婷婷这样的新居民已有15.1万人,他们大多是沪漂年轻人 ,租住在全区520个新型居住社区(包括新时代城市建设者管理者之家)。记者采访发现,在这些新社区里,沪漂年轻人的租客角色发生转变 ,从“旁观者”到“参与者 ”,从“合伙人”到“主理人”,从“受助者”到“提供者 ” ,他们的归属感、幸福感和价值感得到提升 。
新居民不只为了“住 ”
留住年轻人,才有无限可能。如何精准对接年轻人需求,是治理要解决的问题
所谓“新型居住社区 ”,指的是有别于传统居住社区 ,以租赁为主、具有居住属性和居住功能并且实际已有居民居住的社区。在闵行区,新型居住社区主要有三大类型,分别为保障性租赁住房 、市场化租赁住房、类住宅 。
目前 ,闵行区已有520个新型居住社区(包括新时代城市建设者管理者之家),房间数量为14.8万余套(间),入住居民约15.1万人。其中 ,市场化租赁住房的体量最庞大,但预计未来,保障性租赁住房的体量将持续增加 ,成为新型居住社区的主导力量。
新社区的居住人群呈现多元化、年轻态 、流动性强等显著特征 。以闵行区人才公寓——颛桥龙湖冠寓为例,这里毗邻“大零号湾”,共880间房 ,住户近1000人,以上海交大在读学生、科创白领和文化青年为主,平均年龄32岁,拥有本科及以上学历的住户占83%。
又如浦江中心微领地青年社区 ,总建筑面积约7万平方米,共有6栋楼3116间租赁住房,已入住近5000人 ,其中80%都是20岁—30岁人群,大多是大学毕业没几年的职场新人,四成以上从事信息、科技、金融 、咨询等行业。
这些新居民不只为了找个“住”的地方 ,对政务服务、创新创业、婚恋交友 、文体活动、自我提升等需求也较为强烈。如何精准对接并满足这些需求,是新型社区治理需要解决的问题 。
事实上,给年轻人创造更好的居住环境 ,一直以来都是上海这座城市的温情。只有留住年轻人,才有未来无限可能。当前,闵行区正以“人人参与、人人负责 、人人奉献、人人共享 ”为目标 ,不断深化党建引领新型居住社区治理的创新实践,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城市治理共同体,努力提升城市的温情指数 。
这两年,闵行区坚持党建引领 ,探索分类治理,创新机制和方法,已形成在社区(街区、园区)党组织领导下的居委会(筹备组) 、邻近居村委会代管、邻近居村委会代管(派驻社工站)、纳入居委会管理 、党群服务站和社工站共育下的自治共治等五种模式。
“治理?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