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国神话史诗的又一次银幕重启 ,《封神》系列以恢弘的视觉奇观与颠覆性的叙事野心引发热议 。如果说《封神第一部:朝歌风云》切入矛盾源起,撕开了权力秩序的血腥底色,那么《封神第二部:战火西岐》则进入真正战场 ,铺展出保卫西岐的战火纷飞。导演乌尔善的诚意新作足以回应当下的观众期待吗?2月1日,这部宏大制作的影片票房突破8亿元,暂列2025年春节档票房榜第三位。
《封神》系列是“中国新魔幻电影”在工业级生产层面的最新代表作 ,用现代技术赋予数字角色独有的个性,以视觉特效“活化”流传千年的神话人物与异兽 。据介绍,《封神第二部》运用视效镜头约2000个 ,比前作有了显著提升。在视觉体系的构建上,电影主创展现出惊人的勇气:雷震子从天而降、墨麒麟踏火而行、青云剑锋锐化龙 、花狐貂灵巧如电……各色数字角色、数字生物接踵登场,让观众眼花缭乱。
电影的场景之美 ,制作之精,凝聚了制作团队多年的心血 。《封神第二部》中的西岐城由剧组真实搭建,在这座900万平方米的古城中,有超过50栋单体建筑 ,包括城门、城墙、街道 、民居和西伯侯府等,展现出与朝歌截然不同的自然风光和人文之美。在视听语言上,影片既有峡谷设伏、两军对垒、兵临城下等战争场面 ,亦有仙法比拼 、神兽助阵等玄幻奇观,在视觉、节奏、气氛等方面的呈现,可与《魔戒》等大制作相媲美。
当然 ,视觉特效并非判定电影成功与否的唯一指标,今天的观众更期待电影主创对经典名著的现代解读。导演乌尔善并不满足于对《封神演义》的经典复刻,而是借神话之镜 ,映照出权力 、欲望与救赎的永恒困局 。在他构筑的“封神宇宙 ”中,融合了西方魔幻题材与东方价值观核心。《封神第一部》表达了君臣父子、天地人伦的古典哲思,又用当代视角追溯、提炼出个性独立 、寻求自由等全新意涵;第二部则消解了传统故事中“非黑即白”的二元逻辑 ,力图展现人性的复杂与幽微,由此将中国人的善恶观进一步具象化。
“封神宇宙”的基石必须建立在对人物角色的深度刻画上,但支线剧情的庞杂、文戏节奏的失衡,以及某些角色动机的模糊 ,显示出《封神第二部》在商业类型与独创表达之间的艰难平衡 。愤怒的魔化殷郊、愚忠的太师闻仲 、险恶的申公豹,略显“脸谱化 ”;而姜子牙、杨戬、哪吒等在原著小说中大放异彩的人物,纷纷化作“工具人”。更令人迷惑的是 ,姬发从护卫殷商的侍卫到守护西岐的少主的转变之路,竟然偏到了突如其来的“爱情”岔道上,导致角色相较于第一部反而显得“扁平 ”。
相比之下 ,新角色邓婵玉颇为亮眼 。由那尔那茜饰演的女将军不仅奉献了极为炫酷精彩的打斗场面,更承载了颇具张力的叙事主题。在角色设定中,邓婵玉与《封神第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