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新春佳节水果界的“C位 ”,橘子肯定有一席之位——还有哪种水果能谐音“吉”呢?所以,很多餐厅将橘子作为餐前或餐后水果 ,以此送上“大吉大利”的祝福。
但是,关于橘子的误区有不少:有消费者说,橘子吃多了容易上火 ,尤其是节日期间大鱼大肉吃得多,更不适合吃橘子;也有消费者说,橘子上的“橘络 ”清热止咳,将橘肉与橘络一起吃 ,就不会上火;还有消费者说,橘子和牛奶等奶制品“相克”,千万不能一起吃……
这些说法都不准确 。
橘子吃多了会上火?
很多人发现 ,吃了很多橘子后,会出现口干舌燥、牙龈肿痛 、口内嘴角长溃疡等症状。“橘子吃了会上火”的说法就此传开。
可是,这种说法冤枉了橘子。
注册营养师王璐解释 ,吃橘子后出现咽喉痛、溃疡等情况,主要是因为摄入量太多 。橘子的含糖量较高,尤其是节日里常见的砂糖橘 ,含糖量比普通橘子、橙子 、柚子等品种更高。一次性摄入大量高糖、高盐的食物,都会让口腔和咽喉黏膜陷入高渗透压环境,导致细胞失水 ,产生口干舌燥的感觉,甚至引发溃疡。这与节日里吃太多高盐的瓜子花生后嗓子疼、长溃疡是一个道理 。
有人问,有些橘子还不如苹果 、梨甜,为什么会引发不适呢?这是因为苹果、梨不容易吃多 ,但橘子不同,不少人一口气能吃四五个甚至10多个,摄入的糖分远比正常吃苹果或梨来得多。此外 ,橘子所含的有机酸也比苹果、梨等水果高,吃多了同样会刺激口腔黏膜。
另外,华中农业大学的一项研究发现 ,柑橘类水果中含有一些特殊的促炎物质以及致敏物质 。一部分人吃橘子后出现不适,也可能是有过敏反应。
可见,只要适量吃橘子 ,不用担心“上火 ”。按照《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成人每天的水果摄入量在 200克至350 克,差不多是两三个中等大小的橘子 ,或10个左右的砂糖橘 。
橘络吃了能止咳?
民间还有一种说法称,橘子果肉上的“橘络”,即白色丝网状物有助于降火止咳,能中和橘子的“上火”。这种说法也不准确。
云南中医学院的一份研究显示 ,橘络中含有膳食纤维 、黄酮类、挥发油类等 。其中,黄酮类物质主要为橙皮苷,具有抗氧化、抗炎 、祛痰平喘等作用 ,
但是,脱离剂量说功效不科学。橘络非常轻,单只乃至数只橘子上的橘络重量很有限 ,含有的黄酮类物质不足以改善身体症状。恰恰相反,若是为了橘络的抗氧化、抗炎等作用拼命吃橘子,反而会得不偿失 ,引发口干舌燥、溃疡等不适。
所以,如果有炎症、咳嗽等症状,还是要及时就医 ,对症下药 。就橘络本身而言,消费者可以根据个人习惯决定吃或不吃。
橘子与牛奶“相克 ”?
“橘子与牛奶相克”的说法也很流行,“相克”的依据是同时吃这两种食物后会出现腹泻等症状。
但也有消费者奇怪,既然橘子与牛奶“相克” ,为什么很多咖啡店以咖啡 、橘汁/橙汁、牛奶等为原料,加工成“橘味/橙香咖啡 ”,而且往往是新年限定款?
其实 ,并不存在食物相克的说法,橘子和牛奶可以一起吃,咖啡店的做法也没有错 。
注册营养师薛庆鑫介绍 ,将橘汁、橙汁等与牛奶混合,会出现沉淀或轻微的絮凝现象。这是因为牛奶中的蛋白质遇到橘子中的有机酸后,出现了变性凝固。但是 ,这些变性蛋白质是正常的化学反应,并非食物相克,反而更容易被消化 。
对于部分同时食用橘子和牛奶后出现腹泻等不适症状的消费者 ,不妨考虑是否存在乳糖不耐受等情况,或者使用了不洁食物。此外,一次性吃太多的食物,同样会引发身体不适。
变成“小黄人”怎么办?
在关于橘子的各种传言中 ,有一种说法真的会发生——吃多了橘子,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